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8)(2018)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2-26 18:00:57

高中英语必修教材语法练习分析——基于三维语法理论的视角

葛文义宫啸

【摘要】: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研究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拉尔森·弗里曼的三维语法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必修教材进行研究。 旨在从语法实践的角度为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笔者研究发现,语法练习中形式维度占比较大,因此建议教师在使用时适当补充意义和用法维度。 此外,数据显示,教材中“发现有用结构”和“使用结构”两部分的语法练习在维度上是互补的,启发教师合理运用两部分内容,有效辅助语法教学。

关键词:教材分析; 语法练习; 三维语法理论

一、简介

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此次修订的重点是核心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8年)(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的最新语法观是以语言使用为导向的“形义”取向。 ——利用“三维动态语法视图”帮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恰当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思。 该标准将语法视为一种动态技能,这与拉尔森·弗里曼的三维语法理论相一致。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于广大英语教师来说,如何摆脱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以及如何最大化语法教学的价值是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与教学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教材中包含的语法知识构成了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语法知识的主要框架。 教材中的语法练习是教师语法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语法技能的主要途径。

因此,本文以拉尔森·弗里曼的三维语法理论为基础,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及2007年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为基础,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教材。 。 旨在从语法实践的角度出发,为广大使用该版教材的英语教师提供一些语法教学的参考和建议。

英语必修一语法_必修英语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

2.理论基础

(一)语法练习的概念定义

语法练习,从表面上理解,就是辅助语法教学的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在日常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收集各种语法练习题来辅助教学。 本研究所指的语法练习仅限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英语必修课本中的发现有用结构和使用结构两部分的语法练习。

(2)三维语法理论

拉森·弗里曼 (Larson Freeman) 于 2005 年撰写了《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一书。 在本书中,她阐述了自己对语法的看法,并根据语法教学实际问题提出了三维语法理论。 本书阐述的语法教学问题引起了外语教师的共鸣。 三维语法理论引起了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关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维语法理论,换句话说,语法具有三个维度。 拉尔森·弗里曼将语法视为一种动态技能。 她认为语法不仅与形式有关,还与意义和语用有关。 这是三维语法理论的中心思想,密不可分,构成了语法技能的整体。 三个维度的基本单位如下图所示:

英语必修一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必修英语语法

基于对三维基本单位的分析,Larson Freeman提出了通用三维语法框架,将三维从一般层面上进行了区分,如下图所示:

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

拉尔森·弗里曼不仅分别表达了三个维度。 同时,她提出这三个维度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形式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含义和用法的变化。 如果含义或用法发生变化,形式就会受到影响。 简单来说,不能过于关注某一维度而忽视其他维度。

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简称NSFC教材,该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全国使用最广泛的教材。 与其他教材不同的是,本教材将主要内容和配套练习册合二为一。 因此,本文分析的教材指的是教材,仅分为主体内容和配套练习册两部分进行分析。 本教科书的语法练习部分是发现有用的结构。 同时,配套练习册中也有相应的章节,即Using Structures。 本文将对这两部分的练习进行分析,探讨它们是否涵盖和平衡了语法的三个维度。

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

(二)研究框架

练习基本上以不同的问题类型和相关说明在教科书中呈现。 因此,本研究在判断练习题所属维度时,根据练习题的题型和教学语言特征来估计每个语法练习题所关注的维度。 关键是根据练习的内容类别对练习进行分类。 现将不同维度语法练习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注重形式维度的语法练习

注重形式维度的语法练习指导往往直接包含对语法点的元语言解释(林晓兰、何安平,2006)。 练习题通常包括在课文中寻找与给定句子形式相同的句子、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形式是唯一的语法点)、句型转换等。习题通常只有一个答案,考验学生是否准确掌握语法形式(张瑞宇,2010)。

(二)注重意义维度的语法练习

元语言对语法点的解释可能会出现在注重意义维度的语法练习的指导中,但出现的频率没有注重形式维度的语法练习高; 练习题通常包括翻译和用括号中给出的单词的适当形式(独特形式)填空,选择适当的单词、短语和句子来填写文本。 此类练习的最终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新语法点含义的掌握(朱志毅,2016)。

(三)注重用法维度的语法练习

注重用法维度的语法练习突出语境,即学生需要根据真实语境运用语法来解决问题。 练习题通常包括根据真实情况完成句子、演讲、角色扮演等。此类练习旨在测试学生在特定上下文中运用所学语法点理解和表达想法的能力。

(三)研究过程

总的来说,本文首先分析DiscoveringUseful Structures部分,然后分析Using Structures部分,以便于两者进行比较。 同时,本文借鉴重复分析方法对两道语法练习进行了维度分析。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记忆力在6天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下降。 但在6天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遗忘的速度很慢,几乎是一样的(李静,李四清,2014)。 因此,6天后记忆就基本消失了。 因此,本文选择的间隔为一周,即在第一次分析后的第七天再进行一次分析,以防止大脑对原始判断的记忆影响客观判断。

在维度划分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练习次数。 通过简单浏览必修一到必修五的语法练习,我发现有些练习在同一个习题下被分成两到三个小练习,而通常这两个或三个练习并不属于同一维度。 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客观合理性,本文处理此类习题的方法是将小习题作为一个单独的习题,归入各自的维度,并计为2或3。

第二步是分析练习的指导词。 查看练习的说明是否包括分析框架中描述的每个维度的特征。 如果是这样,那么基本上可以将练习归入某一类。

第三步,分析练习的呈现内容,防止因命令词表达不清而造成误判。 如果练习可以通过掌握形式来完成,那么练习就归属于形式维度。 如果仅仅掌握形式还不够,还需要理解词句的意思才能完成练习,那么练习就归属于意义的维度。 如果问题设定了特定的情境,或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那么该练习就被归类为使用维度。

第四步:一周后,按照上述步骤再次划分维度,对比两条记录,整理数据。

(四)案例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程序,本文对必修课一到五的语法练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为了使讨论简洁明了,本文以必修课2单元3发现有用结构的练习3为例说明分析过程,并对其余练习的分析给出结果。

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

具体分析如下:

本练习共包含两条指令,但第一条指令包含两个任务,因此根据分析程序,将本练习分为3个练习进行维度划分,计数为3。

第一个小练习的命令式语言表现为对单元语法点的元语言解释,即“现在完成被动语态”,体现了形式维度和意义维度的命令式语言特征。 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要求是“下划线”,即只要求学生理解语法点的形式,并根据形式特征找到对应的句子。 因此,第一个练习属于形式维度。

第二个小练习的指导语言是“然后填写下表”。 仅从教学语言无法确定练习的维度,因此第二步分析练习的呈现内容。 该练习以表格形式呈现,分为两栏,标题为“做得好的事情”和“做得不好的事情”。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好”和“坏”是相反的含义。 这个练习测试学生对诗的含义的理解,并确定每个句子所描述的内容是好是坏。 根据词义判断,对句子进行分类。 所以,这个练习属于意义的维度。

第三个小练习的指导是“大声朗读这首诗,注意节奏和语调。然后写你自己的诗。” 从“写你自己的诗”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该题要求学生运用在真实情境中所见所闻或从真实情境中提取的想象来完成任务,因此该题具有以下特点:使用维度。 进一步分析发现,练习中呈现的诗歌框架与原诗相同,表明该题建议学生可以参考原诗的结构,利用所学的语法点写短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想法。 因此,这个练习属于使用维度。

必修英语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

根据以上分析,本练习分为三个练习进行计数。 练习1属于形式维度,练习2属于意义维度,练习3属于用法维度。

一周后,再次划分练习维度,结果与上述分析相同。 由此,最终确定了上述三个练习的维度。

必修英语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全套必修教材三维分布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程序,本文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到五本教材中的所有语法练习进行了维度划分。 具体结果如下:

必修英语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

整体来看,表4.1.1显示,必修课一的语法练习维度注重应用和语法技能,这与Larsen Freeman的观点一致,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必修课中,属于形式维度的语法练习所占比例最大,占56%。 意义维度和用法维度的语法练习较少,各占22.2%。 这个数据表明,必修课二的语法练习普遍偏向于正规训练。 必修课三的语法练习中,形式、意义、用法三个维度分布相对均匀。 其中,用法维度所占比例较大,说明必修三也注重语法的动态运用。 必修课4中形式维度的实践所占比例最大,为45%。 虽然略低于必修课2,但仍说明必修课4的练习注重形式训练。 必修五语法练习的维度分布与必修四类似,同样以单一形式训练为主。

(二)两大板块三维分布

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

从局部来看,首先,必修课《发现有用的结构》中的练习和《使用结构》中的练习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发现有用结构部分的语法练习维度比例分别为38%、29%和33%,三个维度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

必修课二维度失衡问题较为突出。 两大板块的语法练习中,形式维度的语法练习占到了56%。 这两大部分未能很好地互补,导致整本教材三个维度的分布不平衡。 第一单元的7道语法练习中,有5道题属于形式维度,占71.4%。 意义维度和用法维度各只有1个问题,各占14.3%。 第三单元8道语法练习中,有5道题属于形式维度,占62.5%,意义维度占25%,用法维度占12.5%。

必修课三两部分的语法练习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涵盖了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维度。 然而,第3单元语法练习的维度分布略有不平衡。 本单元的练习主要集中在形式和用法两个维度,意义维度的练习不足。 另外,与必修课类似,“使用结构”部分的使用维度语法练习占比很大,也达到了58%。

必修课4的两个部分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使用结构更好地弥补了发现使用结构中缺失的练习维度,使语法练习涵盖了三个维度。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练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比例分配。 第一单元的练习过于注重正式训练。 总共8个练习中,形式维度的练习有6个,占75%。 第三单元的练习更注重使用维度。 总共8个练习中,属于使用维度的练习有5个,占比62.5%。

从五个必修模块的维度分布百分比数据来看,两个模块之间的互补关系依然存在,使得语法练习覆盖了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维度。 其次,使用结构部分的三个维度分布比较均衡,三个维度之间只有5%的差异,但发现有用的结构部分过于注重正式训练。 此外,第3、4、5单元对形式训练的重视尤为突出。 第3单元总共7个语法练习中,形式维度的练习有4个,占57%。 第4单元总共8个语法练习中,形式维度的练习有5个,占62.5%。 单元 5 与单元 4 相同。

英语必修一语法_必修英语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形式维度占比最大,意义维度占比最小。

必修课2、4、5中的语法练习属于形式维度,比例最大,而必修课1、3的语法练习属于用法维度,比例最大。 但总体而言,属于形式维度的语法练习仍然占据最大比例。 意义维度的语法练习占比一直保持在22%~26%之间,一直比较稳定且规模较小。 从具体趋势来看,必修一到必修五的维度变化没有特定的规律。

2、两个部分的语法练习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由于四本书中意义维度所占比例较小,因此仅对形式维度和用法维度的练习进行对比分析。 除必修课二中的形式维度练习在“发现有用的结构”中所占比例略低于“使用结构”部分外,其他四册中形式维度的比例均高于“使用结构”部分。 除必修课二中的使用维度练习在使用结构中所占比例略低于发现有用结构外,其余四册的使用维度练习在使用结构中所占比例均较高。 结合这两个表可以看出,发现有用的结构和使用结构部分发挥着互补作用。 使用结构部分为使用维度练习提供了更多选择,弥补了发现有用结构部分的不足。

3、总体上实现了语法立体覆盖,但部分单元存在不平衡。

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_高中必修英语语法

从以上每本教材的具体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发现有用结构练习和使用结构练习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使得每个单元的语法练习涵盖了形式、意义和用法三大类。 。 方面。 虽然各单元的语法练习基本涵盖了三个维度,但有些单元过于注重某一维度,存在不足。 例如必修课2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 必修课3第三单元; 必修课4第一单元; 必修课5的第三、四、五单元都过于注重形式维度,必修课4的第三单元也过于注重形式维度。 注重使用维度而忽视意义维度。

(二)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语法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本文建议教师深入理解和研究Larsen Freeman的三维语法理论。 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跟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仅如此,三维语法理论还可以为教师解决语法教学中的问题、弥补不足提供思路。 更重要的是,三维语法理论帮助教师确定教材中语法练习的维度,对语法练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更好地服务于语法教学。 其次,对于仍在使用该版本教材进行语法教学的一线教师,本文有两点建议:一是通过对几个地区教师的访谈,普遍了解到一线教师使用的是配套练习册。使用该版本教材时。 出现的频率较少,语法教学更多的是利用主要内容并收集其他材料进行删除和补充。 基于本文发现主体内容中的语法练习与配套练习册中的语法练习是互补的,建议一线教师可以更加关注配套练习册中的语法练习,适当筛选并用它们来弥补主要练习。 缺点。 其次,教师在使用该版本教材时,应注意文中提到的单元过于集中于某一维度。 在教授这些单元的语法时,对课本中的语法练习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

六,结论

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亟待变革。 教材作为教师的主要教材,对语法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中的语法练习是学生练习的重要参考。

因此,本文以拉尔森·弗里曼的三维语法理论和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使用最广泛的高中英语必修课1至5中的语法练习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该版教材中的语法练习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从而为教材编写者和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语法教学建议。

分析发现,教材中形式维度所占比例较大,意义维度所占比例最小; 发现有用的结构和使用结构部分中的语法练习是互补的。 发现有用结构中的练习更注重形式维度,而使用结构中的语法练习更注重用法维度,可以用来弥补维度分布的不平衡; 这套必修教材总体上实现了语法的立体覆盖,但部分单元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因此,本研究建议英语教师在使用该版本教材时,应多关注配套练习册中的语法练习,适当选择和使用,以弥补主要练习的不足。 其次,教师在使用该版本教材时应注意,本研究中提到的单元过于关注某一维度。 在教授这些单元的语法时,对课本中的语法练习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

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

参考

[1] Larsen-Freeman, D. 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M]. 波士顿:Heinle ELT,2005 年。

[2] 李静,李四清.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与“六天不断复习法”[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3)。

[3] 林晓兰,何安平. 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部分比较[J]. 中小学外语教学(初中版),2006(1)。

[4] 张瑞玉. 形义立体语法模型对中专英语教学的启示[J]. 海外英语,201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朱志毅. 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教材语法部分的内容分析——基于拉尔森-弗里曼三维语法理论的视角[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高中英语教材语法练习分析——基于拉森·弗里曼三维语法理论

葛文一龚晓

摘要: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语法练习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分析PEP(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英语教材《中国新高级英语》(NSEC)中的语法练习是否符合拉森·弗里曼的三维语法理论和国家英语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 向教材的编辑和使用者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教材; 语法练习; 三维语法理论

(本文首发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高中必修英语语法_英语必修一语法_必修英语语法

地址:英语口语培训-在线英语教育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博鱼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02204867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