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最强大脑:天赋异禀还是记忆手段?解读大脑的秘密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6-20 01:20:37

有哪些科学知识等待补充?如何找到拥有非凡天赋的“最强大脑”?奇迹大脑大赛究竟比拼的是什么?是智商?是特殊能力?还是噱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大脑还能干什么?相信大家有太多的疑问和困惑。现在,跟随我们一起来头脑风暴吧!

“最强大脑”是因为天赋异禀吗?

为什么参与者拥有如此惊人的技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与我们不同吗?还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我们所不具备的记忆技巧?

想要解读《大脑》,首先必须对人脑有一定的了解。大脑是生物体的神经中枢,如果把它比作计算机,它时刻读取外界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和计算,然后发出指令控制身体各个部位做出相应的反应。去年,欧盟批准了一项为期十年的人脑项目,研究大脑各个部位在各个领域的作用。目前,人类对大脑的解读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想完全了解人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超级大脑》节目中,不少选手都展现出了惊人的记忆能力。首期节目中,选手郑才谦挑战“魔方墙找不同”:从5000个魔方组成的魔方墙中随机抽取一个魔方,改变魔方上的一个方块。挑战者需要找到改变后的魔方。这个任务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可能完成,但郑才谦却成功完成了。一时间,他被网友封为“像素眼”,“找不同”技能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对于这名选手的挑毛病天赋,国内著名神经病学家王毅表示:“虽然不知道这名选手是否有绝活,但他能成功挑战魔方墙,说明他的短期记忆能力非常出色。相应的,他大脑中负责记忆的神经中枢也应该比常人强。”我们的大脑中,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有负责记忆的中枢,有负责情绪的中枢等等。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我们可以判断相应的中枢比较发达。

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来反映大脑某个中枢的发育情况呢?王毅说:“我们都说吃核桃健脑,那就拿核桃来举例吧。一般来说,衡量大脑是否聪明的指标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吃核桃时,我们喜欢找皮薄、核大的核桃。与大脑相对应,大脑容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聪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老年人,年纪大了之后,记忆力、理解能力大不如前。经过检查发现,很多老年人的大脑都出现了萎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脑容量对思维、记忆力的影响。

“第二,是脑组织沟壑是否足够多、足够深、足够宽。”王毅说。我们的大脑就像核桃仁,布满了“沟壑”。科学家发现,脑组织沟壑多、足够深、足够宽的人,在某些方面比普通人要好,而这些沟壑的分布区域,将决定这些人在哪些方面比普通人要好。王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如果一个人大脑语言中枢的沟壑多,那么这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可能更强。我们刚才提到的挑战魔方墙找不同比赛的选手,能够凭记忆找到修改后的魔方,那么他的记忆中枢的沟壑就很有可能更多。”

例如,在《超脑》节目中,被称为“中国雨人”的周伟,因病被诊断为“智力低下”,但在节目中却以数学天赋震惊众人。对于这位“中国雨人”,王毅表示:“像周伟这样的情况是罕见事件。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智商低的人,大脑能力比常人弱,但这种‘弱’是从整体上看的,不排除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现得和常人不一样。”节目科学顾问魏昆林也表示:“测智商是综合评估很多量化指标的结果,就像考试一样。如果一个人数学能拿满分,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却得零分,那么他的平均成绩(智商)就会很低。”

你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伟人”?

《最强大脑》被誉为中国首档大型科学励志真人秀节目,源自德国节目《超脑》,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邀请音乐、体育、记忆等领域的天才来挑战,用科学的方式解析大师们的能力。在这里,不同特点的天才们将轮番上阵,展示出超乎你想象的神奇技能。最终,中国最强大脑队将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四国展开角逐,决出世界最强大脑。

该节目自播出以来,贡献了“指纹哥”吴天生、“听风者”艾小娃、“中国雨人”周炜、“像素眼”郑采茜等众多“才艺”。那么,这些“才艺”是从哪里来的呢?

用“十万里挑一”来形容这档节目的选拔并不为过,毕竟拥有超级脑力的人比天赋异禀的人更加稀有。据了解,《超级大脑》节目组寻找选手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通过专业渠道,尽力搜寻世界脑力大赛的顶尖脑力选手;二是通过媒体报道和传闻,搜索脑力高手的一切信息,一旦知道哪里有这种超凡脱俗的人,就挨家挨户打听;三是通过各种活跃的脑力兴趣小组,比如在果壳网、豆瓣社区等社区网站上搜索。

经过全国范围的选拔,最终有300多名选手入围,经过层层筛选,留下50名选手。

在测试过程中,选手需要通过哪些关卡?据介绍,第一关是智商测试,所有选手必须通过计划的合作伙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大国内最权威的心理学及脑科学实验室的专业测试,120分是硬性目标;第二关是核磁共振测试,测试大脑控制功能;第三关是近红外测试,要求选手在运动过程中进行脑部测试,反映实时的大脑驱动活动;第四关:采血,样本将送至上海交通大学Bio-X学院,由超级人才库中的专家进行研究,一旦有科研成果,将向全世界公布。

那么,成为“最强大脑”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写的数百页“超级大脑”任务手册中,通过文字、图标等方式,对节目中的每一位选手在核心能力、难度系数、模式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和分析。

魏博士(魏昆林)解释道:“对于所谓的最强大脑,我们有三个关键指标,分别是稀有性、天赋和能力的可迁移性。天赋越稀有,节目组随机挑选的挑战项目完成度就越高,我给出的难度分数就越高。总之,最强大脑讲究的是能力的天赋,而不是熟能生巧。”

“最强大脑”能通过训练获得吗?

网上对这个计划有很多争议和疑问。在这么多神奇的大脑能力中,哪些是天生的,哪些是后天习得的?后天训练真的能改变大脑吗?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何勇表示,人类的认知能力大致可以分为记忆、运动控制和各类感知,而记忆又可细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空间记忆、工作记忆等,所有这些行为能力都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在某些领域有天赋的人,大脑结构是否与常人不同?何勇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解释道,大脑中有1011个神经元,神经元相互作用形成神经元簇,这些神经元簇构成大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人的行为。“移动食指是大脑一个区域主管的活动,而移动中指则是另一个区域的活动。”他表示,研究表明,在某些领域行为能力突出的人,大脑相应区域的结构与常人不同。

训练能改变大脑吗?这是否意味着这些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不一定,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很强,后天的训练也能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何勇说。

稀有颜色英文_世界上所有颜色的单词_世界上最稀有的颜色英语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李健也表示:“脑力的强弱,一部分是天赋所致,一部分是后天练习所致,两种都有可能。”这一观点是脑科学研究者的共识。

2004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首次介绍了成年人大脑结构也能通过训练改变。研究人员在经过数月的“投球、接球”训练后,通过无创磁共振成像发现,受试者大脑中负责视觉和运动整合的灰质体积增加,而停止训练后,体积缓慢减少,但并未完全恢复到训练前的状态。

研究发现,某些行为能力特别突出的人,其大脑结构与常人不同,有资料显示,爱因斯坦的大脑有些“异常”。

但在大脑结构形成的过程中,遗传、后天训练和环境各占多少比例,人脑中哪些能力更容易通过训练获得,并不是目前科学能够回答的问题。

各国启动“人脑计划”

作为人类行动的“指挥官”,科学家对大脑的研究一直非常热衷,而在这些研究中,进一步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的一部分。

“整个大脑就像是一个高速公路网络,包括交通枢纽、交通大动脉等等,这些大脑连接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明显的个体差异,比如智力、身体协调性、道路识别、记忆力等等。如果交通网络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一些相应的功能。”何勇教授说,目前各国科学家正致力于大脑内部高分辨率网络的研究。

科学家对大脑活动的测量目前还不够精确,虽然磁共振成像可以无损地研究大脑活动,但由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缺乏描绘细节的能力。因此,许多国家都启动了自己的“人脑计划”——据相关报道,2013年1月和4月,欧盟和美国分别宣布投资10亿欧元和38亿美元启动大脑研究项目。

当然,我国也有相关研究计划。据了解,浙江大学于2012年开始建立中华脑库,接受脑捐献,提取新鲜脑组织标本。“我们建立这个脑库,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在细胞、遗传、分子、基因水平上对人体脑组织进行系统研究,深入研究那些疾病,最终实现‘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的目标。”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段树民院士说。

脑损伤能创造出天才吗?

最近,“阿斯伯格症”这个词也火了起来,“这是一种自闭症谱系障碍,而且是比较轻微的一种,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自闭症,但是程度比较轻。”自闭症谱系障碍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弥漫性发育障碍,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3岁以下,因为3岁刚好是孩子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从弥漫性这个词的字面意思上我们也能理解这种疾病对大脑的损害是普遍性的,而不仅仅是局部的。这些孩子通常在与人沟通、交往方面有相当大的障碍。

很多报道都展现了这些“上帝关上了门却开了一扇窗”的孩子们的特殊才能,比如记忆力、细节操控等等。在底特律,就有一名自闭症儿童拥有非常强大的能力——他可以驾驶直升机在纽约飞行一圈,画出整个纽约的地图。这能力简直太神奇了!

很多自闭症儿童都有特殊才能吗?并不是的。事实上,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很少见。否则,自闭症难道不会如此普遍吗?

外国“最强大脑”到底有多厉害

国外还有很多让人惊叹的“超级大脑”,他们大多患有一种非常罕见的自闭症,即在整体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表现出狭隘、孤立、对比鲜明的才能。这种智力低下却天赋异禀的人,最早被称为“傻瓜学者”或“傻瓜天才”。

最初的“雨人”可以背诵9000多本书

金·皮克是来自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一名自闭症患者,拥有超凡的记忆力,奥斯卡获奖影片《雨人》的主角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

1951 年皮克出生时,医生发现他头部右侧长了一个水泡。随后对他的大脑进行的扫描发现了许多异常: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胼胝体根本不存在,大脑前部和后部之间的连接也缺失,左侧大脑半球异常,小脑比正常小。

虽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估计皮克的智商应该高达220,但他的实际智力测试分数只有69。他看上去在日常生活中无能为力,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日常生活中的自主性有限。他走路时步态蹒跚,侧身行走,无法处理日常琐事,甚至连衣服扣子都扣不上。

但皮克在历史、文学、地理、数学、音乐等15门学科上却是绝对的“天才”,据估计,由于皮克超人的记忆力,他的大脑可以一字不差地记住9000多本书的内容,被誉为“黄金计算机”。

皮克能根据多年前看过的地图,带领别人游历美国,还能记住世界大事的日期。他的父亲说,皮克读书时,能同时用左眼看左边一页,用右眼看右边一页;即使只看过一次书,一年后皮克仍能记得大部分内容。“他能记得98%读过的内容,就像把数据下载到硬盘里一样——但他的‘电脑’从不死机。”

皮克超凡的记忆力引起了美国宇航局的兴趣。2004年11月,科学家利用研究太空旅行对人体影响的高科技设备对皮克的大脑进行扫描,试图找出他为何如此聪明,从而充分开发人类的潜在智力。与此同时,美国宇航局还想知道皮克超凡的记忆能力是否已经退化。结果显示,皮克的脑力不仅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反而能容纳更多的信息。这一结果震惊了科学界。

一位拥有超强数字记忆的自闭症天才

27 岁的英国男子丹尼尔·塔米特是个天才。他拥有惊人的“记忆数字”能力,能背诵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 22514 位。他不仅精通多种语言,还创办了一家记忆技巧公司,专门教人们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数学和语言。

稀有颜色英文_世界上最稀有的颜色英语_世界上所有颜色的单词

但自闭症让他从小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无法理解普通人的情绪。他的世界里只有数字,每个数字都有特定的颜色和情绪。比如4代表害羞和安静,6代表黑暗和空虚,9是蓝色。在描述一种感觉时,他会想到对应的数字。

丹尼尔的世界极其华丽而奇异,从1到10000的每一个数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质感和情感共鸣。“数字1很闪亮,是明亮的白色,像有人举着火炬在我眼前挥舞……4害羞而安静,就像我一样……89就像飘落的雪花。”还有很多其他奇异的画面,丹尼尔在自传《生于忧郁的日子》中一一描述。

丹尼尔能说英语、法语、芬兰语、德语、西班牙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冰岛语和世界语等10种语言。2004年,在牛津大学科学史博物馆礼堂,面对众多专家和观众,丹尼尔用5个小时把圆周率的值背诵到小数点后22514位。丹尼尔说:“圆周率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其美丽的东西,就像蒙娜丽莎或莫扎特的交响曲一样。背诵圆周率就像在我的大脑中跑一场马拉松。”

白痴钢琴天才

英国男子德里克·帕拉维奇尼自幼失明,并患有严重的自闭症,至今无法数数、穿衣、进食。但令人惊奇的是,德里克却是一位钢琴神童,从4岁起就能背诵所有乐曲,被誉为“莫扎特转世”。

德雷克出生于贵族家庭,但由于出生时吸入氧气过多,导致他失明等终身残疾。他生来就患有自闭症,语言学习困难严重。然而,在他一岁半的时候,父母惊讶地发现,不会说话的德雷克对家里的一台玩具风琴情有独钟,而家里却没有人懂音乐。

德雷克4岁时首次展现出音乐天赋。一天,他听到隔壁有个女孩在弹钢琴,于是他挣脱父母的怀抱,跑到钢琴前。然后,他二话不说,把小女孩从钢琴旁推开,独自弹奏钢琴。据德雷克后来的导师、音乐心理学家奥克利·福特说,“帕拉维奇尼天赋异禀,他用手脚,甚至鼻子和手肘弹钢琴。他显然从未学过钢琴,却弹奏了音乐剧《贝隆夫人》的整首主题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据悉,无论多难的旋律,Drake 听过一次后就能一气呵成地弹奏出来,因此 Drake 被誉为“莫扎特转世”。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Drake 的大脑就像一台预先编程的音乐计算机,能够以“光速”处理输入的数据,然后快速准确地输出结果。

如今,德雷克就读于英国萨里郡皇家盲人学院的音乐学院。有趣的是,虽然德雷克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几乎无可挑剔,但他最喜欢的却是曲调轻快的爵士乐,因为这让他有更大的即兴发挥空间。

由于自闭症,德雷克的语言能力十分有限,钢琴几乎是他与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生活中的他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必须24小时有人照顾。他分不清左右,只能数到10,如果没有人帮助,他甚至不知道如何穿衣吃饭。

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谁?

判断一个人有多聪明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许多美国超级学者网站统计了当今最聪明的 10 人(排名很难否认。有些人认为应该以智商分数来衡量,而另一些人认为应该以成就来衡量。排名不分先后)。无论智力如何定义,这 10 个人都是当今最聪明的。

陶哲轩 IQ 230

美国名校最年轻教授

澳籍华裔陶哲轩两岁就能进行基础数学运算,13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20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史蒂芬霍金的智商是160

8岁还没学会读书的天才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霍金童年时期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其复杂的玩具,据说还做过一台简单的电脑。据他自己交代,他直到8岁才学会识字。在牛津大学两次期末考试,他的成绩都很平庸,还要参加一次额外的口试。

保罗艾伦的智商是170

他用智慧换取财富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无疑是将智力转化为财富最成功的人,据说他的SA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满分1600分,艾伦拥有142亿美元的财富,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48位。

安德鲁·怀尔斯 IQ 170

世界上最稀有的颜色英语_世界上所有颜色的单词_稀有颜色英文

费马最后定理的死对头

1995年,英国人安德鲁·怀尔斯解决了困扰数学家358年的费马大定理,该定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难题。安德鲁·怀尔斯因其对数学的贡献而被授予爵士称号。

金恩荣的智商是210

两岁小孩懂四种语言

韩国人金恩英6个月大就能流利说话,2岁时就能流利读写日语、韩语、英语和德语,8岁受美国宇航局邀请去美国留学,15岁前获得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里克·罗斯纳的智商是 192

跳脱衣舞的天才

美国人里克·罗斯纳在幽默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智慧。他目前的职业是电视编剧和脱口秀编剧。他不是普通的天才,不走寻常路。他还跳过脱衣舞,当过溜冰场服务员、夜总会保镖和裸体模特。20多岁时,他曾改名,留在高中读书。

加里·卡斯帕罗夫 IQ 190

与“深蓝”竞争的国际象棋大师

加里·卡斯帕罗夫,国际象棋选手。1963年出生于阿塞拜疆,6岁开始下棋,15岁成为国际大师,16岁夺得世界青年锦标赛第一名,17岁晋升为国际特级大师。1985年夺得世界冠军,此后数次卫冕成功。曾代表人类与超级计算机“深蓝”进行著名决斗。

朱迪思·波尔加 智商:170

最年轻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波尔加1976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他和两个姐姐从小就被父亲进行“波尔加测试”,他从未上过学,却能说五种外语。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的称号原本只限于男性,但波尔加15岁就参加男子比赛,并凭借成绩获得最年轻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詹姆斯·伍兹 智商 180

发挥你的演艺天赋

詹姆斯·伍兹中学时期开始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线性代数,高考英语成绩800分、数学成绩799分,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毕业后,他进入娱乐圈,曾三次获得艾美奖和两次奥斯卡提名。

克里斯托弗·平田 IQ 225

聪明到让聪明人嫉妒

克里斯托弗·平田是那种让聪明人都羡慕的人,13岁获得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奖,成为美国最年轻的获奖者,14岁进入加州理工学院,16岁直接进入NASA研究定居火星的可行性,22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

地址:英语口语培训-在线英语教育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博鱼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022048672号    网站地图